截至2024年6月,丹霞山记录高等植物2338种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——仙湖苏铁,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包括水蕨、丹霞兰、铁皮石斛、软荚红豆、白桂木、白毛茶、金豆、丹霞梧桐等31种。野生动物2535种,包括昆虫类1726种;蛛形纲节肢动物283种;脊椎动物483种,其中哺乳动物49种、鸟类283种,两栖动物29种、爬行动物72种、鱼类65种。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——中华秋沙鸭、黄胸鹀(禾花雀),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黑鸢、白鹇、画眉、三线闭壳龟、斑鳠(梅花魽)等58种,以及大型菌类300余种。
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新物种44种(植物24种),如丹霞梧桐、丹霞兰、丹霞小花苣苔、丹霞山刚竹、丹霞单枝竹,霞客鳞毛蕨、景兰景天、国达铁角蕨、黄进报春苣苔、彭华柿(丹霞柿),丹霞瘦脐菇、荔枝地星,广东颈槽蛇、丹霞真龙虱、丹霞米虾等,其中大部分是仅在丹霞山分布的极小种群。
厚重的人文底蕴
“色如渥丹,灿若明霞”。丹霞山集雄、险、奇、秀、幽于一体,分为丹霞景区、韶石景区、巴寨景区、飞花水景区、仙人迹景区与锦江风光带、浈江风光带。对公众开放区域包括锦石岩-长老峰、阳元石-细美寨-通泰桥、翔龙湖-阴元石-卧龙冈、水上丹霞、锦江画廊等5个游览区以及阅丹公路沿线。
清初评选的以丹霞山主山为中心的丹霞十二景包括锦水滩声、玉台爽气、杰阁晨钟、松涧涛风、竹坡烟雨、双沼碧荷、丹梯铁锁、乳泉春溜、虹桥拥翠、舵石朝曦、片鳞秋月、螺顶浮图。龙鳞石、天柱石、望郞归、观音石与阳元石、阴元石并称丹霞山六大奇石。茶壶峰是世界最大的天然“紫砂壶”。双阙石妙境天成,堪称“广东北大门”。韶石三十六石享誉古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