响篾,又称口弦,是彝族自娱自乐、社交和爱情生活中常用的,用铜片或竹片精制而成的可弹奏多种音调的小乐器。
吹奏时,左手握弦头,大指在内,食指在外。右手食指拉住弦尾线后在指第一关节上缠绕一圈,和大指捏在一起。把响篾横于上下唇间,两头靠近嘴丫处,右手腕适度用力往右拉动,一般一拍拉动一次。两唇根据所弹曲子的音高,开、合、缩(嘴角向两边张开)。以口腔为共鸣箱,发出美妙的声音。开时发出的是中音,合(唇向前伸圆)发出的是低音,缩时发出的是尖声(高音)。
作者:文心(图源 丘北县政务网)
响篾音量不大,但悠然动听,为女青年所喜,用来表情达意。清清月光下,静静竹蓬根,常回响着悠悠竹篾声。
彝族的青年男女们到了择偶的年龄,他们就会用长辈们传下的响篾来择偶。响篾能吹奏出不同的曲子,不同的调子。在吹奏响篾时,你可以吹奏老辈人的曲子,也可以自己创造代表自己心声的曲调,如果有人能很和谐的与你奏出这种调子时,那他就是你的终身伴侣。如果曲调不对,就说明对方不能了解你,不能体贴关心你,你可以弃他而去。这种只有了解对方的曲音,理解对方的心声时,才能吹奏出来的音调,也就是他们和谐相处的基石,是他们面对任何艰难生活都不会退缩的精神之柱、爱情之花。在以后的生活中,遇到任何艰难困苦,只要这曲调一响,就会给伴侣注入无穷的力量,也就会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。
作者:季炳成(图源 丘北县政务网)
响篾可以吹奏出一些民间小调,抒发欢乐和悲伤之情,夫妻间逗趣、姊妹妯娌间顷诉取乐等也吹响篾,乐曲大都有原始、朴实、真率、热情的自然美,原始生活习俗较为浓厚。
编辑:吴小梅
校对:陈家媛
责任编辑:郭强
主编:刘飞
(免责声明:我们重在分享,也尊重原创,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原刊载平台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。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